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4)页
说起来,合弓纲里的兽类,穴居也是不少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几次环境灾难的灭绝中活下来的,处于低生态位的哺乳动物祖先,除却因为身体小,需要的食物资源少之外,穴居打洞在地下生活,很难被大型掠食者带走,也是存活下来的一个因素。

    这类生物一般都会带有一个【小型动物】的标签。

    地行需要能挖洞的,但是最好能去掉【小型动物】这个标签。

    并且,最重要的是,自己也需要去掉这个标签。

    这个标签对战斗力还是有负面影响的。

    能够消除【小型动物】这个标签的标签融合路线有很多。

    比如,将【小型动物】和一个【R策略】或者【K策略】繁衍类的标签,就有概率可以去掉小型动物这个标签,就可以把标签随机变更成其他的标签。

    哦,虽然R/K假说在生物学里已经被实验证伪,是一个错误的假说,但这种让人印象深刻的、极端的、逻辑简化到一听就能理解的模型,比较容易让人记住。

    R策略是生命周期短,体型小,繁殖快,每次生育留下的后代数量多的繁殖方式。

    K策略是生命周期较长,体型较大,繁殖慢,产生的后代数量也较少的繁殖方式。

    在他做的游戏里,【R策略】、【K策略】这两个标签的效果,有同样的分类标签,比如【恐龙】这类标签的守卫在一起行动几个回合后,有一定概率获得几个未孵化的蛋,可以直接把它们放进孵化池里,孵化出守卫。

    算是蛮有用的标签,但是,问题在于,这类标签被他放在个体类的标签池里,而且是和【孵化研究】的公共标签池里。

    在使用过【孵化研究】产生的融合标签模板,消耗素材制造出对应守卫之后,才能从标签池里拿到的。

    然而,问题就在这里。

    因为,孵化研究是在不断进行的。

    比如,第一天研究出了一个爪子特化的融合标签,但是不够强。
第(2/4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